踏着春天的脚步,大地吐绿,万象更新;沐浴医改的春风,杏林春暖,百花争艳。
2月24日下午,全市卫生工作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会在市区隆重召开,沭阳县人民医院继前三次连续荣获全市二级医院综合考核第一名后。2009年,该院再次荣登全市二级医院综合考核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又一次在沭阳卫生改革的历史画卷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一喜讯,恰似扑面春风,吹拂花乡大地;宛如阵阵春雷,震撼虞姬故里。
沭阳县人民医院由公办转为民营,体制改革已经跨过了七个年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终于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跨入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医院资产总额2.59亿元,实现业务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8.62%,得到了市县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医院被授予“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称号。
纵观沭阳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发展史,沭阳县人民医院的成功之道在于,始终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摆在首位,牢固树立“病患至尊、医德至上、医技至精、服务至馨、协作至诚”的价值观,团结全院上下凝心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突破。
始终追求群众满意目标 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新水平
追求群众满意,在沭阳县人民医院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而追求群众满意的根本所在,就在于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相反,如果没有适应群众健康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即使有再好的愿望,群众还是得不到满意的服务。
人才,是提升服务能力的关键。为此,沭阳县人民医院坚定不移的实施人才战略,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必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抢占人才制高点。坚持每周“三讲”,即周三医院专家业务讲座,周四中层以上干部管理专题讲座,周六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教授业务讲座。仅在去年,省人民医院专家来院坐诊、查房、手术276人次、讲课38次,该院被誉为“家门口的省人民医院”。引进硕士研究生10人,聘招医疗本科毕业生34人,护理人员72名,全年职工培训费101.62万元,外送77名卫技人员进修培训,50名卫技人员在职参加徐州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第二期)学习。再次邀请德国骨关节科专家赛尔曼来院学术交流,心内科周长高主任应邀赴美国参加学术交流。
人才培养战略,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果显著。去年,有11项科研成果获宿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周业庭等同志的《P-糖蛋白和P38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自2002年以来全市卫生系统没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空白;朱宝林等同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钉板系统内固定的比较性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占全市卫生系统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的20%;九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占全市卫生系统科技进步三等奖的39.1%。全年有25项科研成果通过市科技成果鉴定。乙军同志主持的《独活挥发油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及CTX-2等相关因子的影响》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六批项目资助,获得资助经费3万元。全院各科室申报新技术、新项目93项,有43项被分别评为一、二、三等奖。发表论文282篇,其中国家级197篇(中华医学会系列34篇)、省级85篇。
改善医疗环境,是提升服务能力的保障。仅在去年,该院基础设施投入1042.11万元,医疗设备投入425.51万元,新添了进口便携式彩超、血透机、监护仪、奔驰MB100救护车等。为彻底改善医疗环境,该院新址于2009年9月1日奠基开工,占地面积197.35亩,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5万M²,设有32部电梯及6部自动扶梯;共设32个病区,开放床位1260张,计划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目前,施工现场如火如荼。新址建设受到市委、县委高度重视,省卫生厅认可,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徐州医学院等大力支持。被列为 2010年沭阳县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医学院附属医院标准设计,每层病房楼都设有标准化、功能齐全的示教室,是国内最方便最人性化最智能化的建筑。设立独立的集就诊、住院为一体的传染病楼,完全能够承担全县及周边地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新院址的建设,为创建国家三级医院和医学院附属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薪酬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不断激活服务群众积极性
大量的实践证明,医务人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仅仅靠职业道德的自身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匹配的激励制度来推动。
针对工作中,少数同志的职称、学历、资历与实际工作能力存在差异,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沭阳县人民医院以薪酬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打破职称、资历等传统界限,实行以岗定酬,以绩取酬,强化以实际能力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人的能力发挥最大化,服务水平最优化。
为保证薪酬改革的严肃性,该院专门制定了《薪酬管理设置方案》和《绩效管理方案》,明确各科室、各岗位职责,制定严格的逐级考核方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严格考核标准,考核要素的标准明确、具体、客观、合理;严格考核方法,考核的形式和方法科学、严谨;严格考核制度,严格考核流程和考核准则,使考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肃考核态度,考核思想端正,态度认真,反对好人主义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薪酬制度改革,无疑在全院激起“千层浪”。广大员工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去年,该院共抽查运行病历2560份,归档病历2400份,病历甲级率均大于90%。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核心制度。每季组织全院45岁以下医师“三基”考试,合格率100%。大力推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四合理”制度,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在全县率先对孕产妇住院分娩实施限价管理,以科学的诊疗路径、合理的收费,让群众明白就医、放心就医。医院232个药品中有31%的药品降价,让利病人50多万元。
该院去年收到感谢信35封,锦旗31面,评选出第五届“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和首届“十佳服务明星”, 6个科室获先进集体称号,91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35名护士分别当选市、县优秀护士。
坚持公益性方向不动摇 不断拓宽服务群众新领域
沭阳县人民医院的成功经验再次证明,医院虽然由公办转为民营,但坚持公益性方向不动摇,必须与政府推进医改的目标一致,最终让群众在改革中受益。这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动力之源。
改制以来,沭阳县人民医院承担公共卫生事业的责任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完善和加强。该院承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手足口病患儿无一例死亡, 3例重症甲流感病例全部抢救成功,其中一例孕妇危重症成功获救,得到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充分肯定。孕妇亲属张良新在春节前夕的医院行风座谈会上,现场讲述患甲流感的儿媳妇在沭阳县人民医院抢救,并康复出院的日日夜夜。他代表全家真诚感谢说,沭阳县人民医院给了他儿媳妇的第二次生命。仅在去年,该院社会捐赠支出19.97万元。举行义诊8次,参加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各类会议保障及中、高考保健23次,向县“两会”等代表、委员发放医院健康体检卡900份;为全县企业高级职称退休人员免费体检100余人次;开办第五期县乡村医生培训班授课32次;组织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专家进乡镇义诊活动6次。
为了把优良的医疗服务,辐射到更多的群众,沭阳县人民医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广泛拓展服务空间,积极构建农村三级医疗网建设,主动承担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帮扶任务,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利益共享,在原有22家集团医院的基础上,2009年又与万匹、刘集两家乡镇医院和5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协作协议,社区服务站及乡镇医生开单直接就可进入医院流程,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全年还派出24个小组,120多名卫技人员到乡镇医院开展帮扶工作,达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养一批人才”的目的。许多群众不出家门、乡镇就能享受该院甚至省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全县初步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网络体系。
沭阳县人民医院肩负改善人民健康生活方式、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的使命,围绕创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保健于一体的标准化、科学化、职业化综合性现代化医院集团,成为政府放心、百姓信任、员工满意医院的目标,乘着新医改的东风,必将在历史的长卷上再铸新的辉煌。(高健 志新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