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betway88官网手机版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

发布时间:2016-03-03 09:40:57作者:浏览次数:


我院儿保门诊于2014年3月开诊至今,已经满“两周岁”了。两年来,门诊从简单到完善,来体检的儿童从少到多,诊室从当初的“门可罗雀”到今天的“门庭若市”,红火起来的秘诀在哪里呢?日前,笔者到那里做了一番探访。
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儿保门诊除了空调外,还配备了3台电热器,室内暖意融融,适合儿童脱衣体检。我下午两点钟到达时,诊室里已经聚集了5、6个儿童,加上陪伴的家长,10多个人显得煞是热闹。护士杨松梅正在忙,她嘴不停地和家长们交流,眼不时地在电脑上搜寻信息,腿在办公桌和体检台之间来回走动,手时而在体检单上做着记录……忙碌了近两个小时,她才有了点轻松的时间。
据儿科黄锦翔主任介绍,儿童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6岁以下的儿童需要保健的专项服务,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占儿童总数的一半,我县约有20多万。我县有能力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医疗机构不多,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往往就导致了许多儿童疾病不能及时发现或预防,以至于延误了治疗。例如有的儿童脑瘫没有早期发现,影响了预后,给患儿、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基于此,我院决定开设儿童保健门诊,保障他们茁壮地健康成长。
 儿保门诊成立伊始,需要有人“坐阵”,黄锦翔主任选定了护士杨松梅。杨松梅是儿科的“元老”,有丰富的儿科基础知识,有10多年新生儿科工作经验,又有良好的责任心和极强的沟通能力……杨松梅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儿保门诊刚开诊时,家长们对于儿童保健的重要性不甚了解,来做体检的不多,每天来体检的只有3、4个孩子,杨松梅焦急万分。要想胜任这项工作,必须充实、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顺利和孩子的家长们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她开始学习《儿科学》、《儿童保健学》、《婴儿早期发育指南》等书籍,有不懂的地方,就向黄锦翔主任咨询。省人民医院儿保专家张新华教授来院指导,她抓住机会,从张教授那里请教了许多宝贵的知识。逐渐地,她俨然成了半个医生,对孩子家长们的问题回答得头头是道。她对新生儿科出院的孩子进行电话回访,健康宣教。对体检过的孩子,与家长互留电话,及时提醒下一次体检的时间,拉近了距离。在工作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她就一一记录下来,电话向省人医的张教授求教,然后再告知相关的家长。有时一个电话,一句询问,就有可能减少一个疾病,避免一场遗憾。一天,她看到一个1岁多的男孩在儿科门诊大厅里玩耍,就主动和他的家长聊天,得知孩子没有进行过保健体检时,就动员给孩子体检,家长马上就同意了。一查,孩子是单侧隐睾,把家长惊出了一身冷汗。幸亏发现的及时,孩子1岁半,正是手术治疗的时机,避免了后患,家长千恩万谢。
有了杨松梅的耐心和热心,取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同事、朋友、邻居、亲戚们之间互相宣传,她的周围就聚集了众多的家长“粉丝”,有的孩子有个头痛脑热的,家长就会打电话向杨松梅问问情况;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来看病,也会先到儿保门诊来咨询一下。我看到有位孩子的妈妈在孩子体检结束后,留下了儿保门诊的电话83555213后,又对杨松梅说:“阿姨,能不能把您的手机号码告诉我啊?”杨松梅笑笑,顺手写下了她的手机号码13773920218。杨松梅告诉我,许多家长怕下班后联系不上她,都留有她的手机号,方便晚上和休息日咨询。
儿科还派送吴红波医生到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去进修学习了一年,系统地掌握了儿童保健的知识,使我院的儿保门诊更专业、更规范、更先进,并开展了多动症门诊等特色项目。
通过儿保门诊不懈的努力,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人的良好口碑,家长们带着孩子接踵而来,目前,每天平均接待儿童20个以上。至今,已体检儿童10000多例次。
儿童保健工作周期长,项目也比较繁琐,需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比如,对新生儿,要完整地询问产次、分娩方式、胎盘羊水情况、出生评分、孕检发育情况、出生时体重、有否宫内缺氧及复苏史,等等。然后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基本生命体征、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心肺听诊、目测一般情况、有无发育不良及产伤,等等。据此筛查出高危儿。之后的2周、4周、6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以后每年进行复查,直至6岁。根据儿童各个年龄期的特点,重点进行相关疾病的检查和保健指导。如对于3个月大的婴幼儿,要重点关注佝偻病、贫血及全身营养状况的评估,对维生素A、维生素D的代谢情况进行监测,早期干预。至今已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病理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脑瘫、隐睾等多例,使这些患儿得到了早期矫治。仅去年经儿保门诊体检发现疾病收住院的患儿就有300多例。
54岁的杨松梅已到了奶奶辈,长期的与儿童接触,使她的言谈举止都洋溢着母爱。交流中,她不时地就会说“我喜欢孩子。”一家婆媳带一对双胞胎来体检,结束后,孩子的奶奶提出要与杨松梅合影,说等孩子长大了,让他们看看当年给他们做保健体检的杨奶奶。瞧,他们笑得多灿烂!

Baidu
map